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12月8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部組織舉辦“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系列講座第二場。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韓慶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武漢大學政黨研究所所長丁俊萍教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教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教授、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喜平教授應邀線上開展專題講座.來自東北師范大學以及全省思政課教師的1000余名師生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此次活動。講座由馬克思主義學部副部長段妍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馬克思主義學部部長龐立生教授致辭。龐立生代表學部全體師生向與會的專家學者一直以來對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是就歷史的重大原則性問題作出決定性的、結論性的論斷,以此來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價值共識,以便黨和國家在新的起點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是對黨的百年歷史成就和重要的歷史經驗作出的特別決議,包含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論斷,對于“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具有特別重大的戰略意義。他希望,通過六位專家學者的深入解讀,使我們能夠繼續深入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關于建黨百年的決議及其思想精神。
韓慶祥談到,貫徹落實《決議》精神,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其蘊含大邏輯和深意,用“根本問題”解釋百年奮斗,用百年奮斗支撐重大成就,用重大成就確證歷史意義,從歷史意義總結提升歷史經驗,以成就貢獻支撐“兩個確立”,用“兩個確立”確保強國復興,這是對《決議》總體性的概括和結論。他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為政黨謀強大,為馬克思主義謀生機。

楊鳳城圍繞“大歷史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和主線”闡述了《決議》的精髓和要義。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經常強調運用大歷史觀看待和評價歷史事件、人物、問題,提出“要教育引導全黨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彼J為,大歷史觀是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體現,我們在學習領會《決議》時,要立足于宏觀歷史進程,從中國歷史的長時段、世界歷史的寬視野,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視角理解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

丁俊萍以“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及其邏輯關系”為題進行了闡述。她指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把“堅持自我革命”概括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仡欬h的百年歷史征程,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她強調,人民民主要和自我革命相結合,內外互補,要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推進全過程民主,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才能使黨真正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取得新的勝利和輝煌。

艾四林圍繞“從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他指出,黨的百年奮斗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西方現代化模式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亦不是對立排斥關系,中國的發展為世界發展貢獻了經驗、智慧和方案。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創造的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并且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和優勢。對于建構中國新形象,樹立民族自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劉同舫以“黨的自我認識與共同意志凝聚”為題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分享交流,圍繞“決議蘊含著的理性的自我認識”“凝聚改革發展的共同意志”“把共同意志付諸實踐行動”三個方面深入闡釋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他認為,要從多學科視角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所提出的《決議》進行學理性解讀,更加立體、清晰地呈現其背后的本質精神?!稕Q議》的內容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的自我認識已經達到了理性的高度,在此基礎上,要將凝聚的共同意志轉化為具體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夠走好新時代的新征程。

韓喜平圍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開放性、時代性”生動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要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理論?!秉h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檢驗、人民性和實踐性得到充分貫徹、開放性和時代性得到充分彰顯的歷史。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發展的理論,根據時代的變化,總結新的實踐經驗,進行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最后,段妍總結說,六位專家選取不同維度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方位解讀,既有宏觀理論維度的獨到講解,又有從《決議》的具體視角來闡釋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各位專家的精彩講解為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導。今后,馬克思主義學部將繼續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百年黨史中汲取不懈奮斗的力量,并將會議精神與學部的具體工作緊密結合,努力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取得新發展,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